这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这是充满激情的一年,这是充满关切的一年
2004年教育信息化关键词
本报记者 钟伟
2004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充满希望的一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成功试点到全面启动、国家“配送”基础教育资源免费大餐、“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乡村播下种子……
2004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充满激情的一年: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中国无线大学计划”推出……
2004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充满关切的一年:网吧专项整治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2004年,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2005年的期待!
1 下一代互联网
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互联网。
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学术网,它以每秒2.5G至10G比特的速率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CERNET2主干网的核心节点,为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每秒1G至10G比特的高速IPv6接入服务,国内100所高校将成为首批受益者,2005年接入高校有望达到200所。
【点评】
从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到开通我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整整走过了10年,并且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术性计算机网络。
如果说在第一代互联网技术上我们还是以学习、跟踪为主,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上,我们已经赶上了世界的步伐。
CERNET2主干网的成功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为网络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等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如果问2004年最幸运的群体是谁,用上下一代互联网的高校师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因为放眼世界,现今能搭上这趟车的人还是少数。好好珍惜这样的幸运吧!
2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2004年2月20日,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7月12日,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筹备,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4年秋季,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24所省级电大和64所县级电大共计招生4963人。
该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招生计划单列,注册入学,不转户口,就地上学,自主学习,累计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可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招收对象主要面向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
【点评】
农村孩子考大学难,考上大学的又大都跳出“农门”,求贤若渴的农村地区“自家的孩子留不住,外面的人才不愿来”。这样的局面多少有些尴尬。
谁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扎根广阔天地、奉献青春汗水的人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用意正在于此——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及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送到乡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民提供“学得到、用得好”的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不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要想真正达到理想境地,还需要我们艰苦跋涉。
3 无线大学
2004年9月27日,英特尔联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以促进中国100所一流大学对于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的采用。该计划第一阶段主要是在部分院校部署基础设施。
此项计划主要由三家机构合作实施。其中,英特尔公司将主要利用其技术优势提供无线接入技术支持,负责CERNET主干网运行的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个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而CERNET将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育和网络资源为此项计划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和平台。
【点评】
“坐在未名湖畔,一边吃着冰激凌,一边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查阅学校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料。”这不是一个美妙的想像,它已经成为现实。
从互联网传入我国开始,网络教学经历了光盘、课件、BBS、E-mail等多种工具手段。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的新兴能力将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加灵活的教学与学习体验。大学通过采用无线技术,可将学生与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传统大学校园转变成为可以漫游和随时随地进行访问的科研图书馆和协作实验室。
目前,国内多所大学在校园内铺设了无线网络,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硬件设施,但如果我们固守以前的教学模式,即使有了无线网络,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到2004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国家投入3.64亿元,为西部12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村小学建教学光盘播放点3万多个、卫星教学接收点5000多个、计算机教室380间。
到2004年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国家共投入10亿元,地方配套9.8亿元。20个省级试点单位已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20977个,卫星教学接收点48605个,计算机教室7094间。
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
【点评】
过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情景教师费尽了口舌,学生还是无法理解,现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找到相关资料,《草原》美丽如画的景色、《三峡之秋》独特的风光、《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感人场面便通过电脑、电视等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果不是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们无法推测有多少农村的孩子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享受这样的教育环境,但我们知道,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迟一年两年,耽误的将是成百上千万的孩子!
让现代远程教育与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结合起来,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结合起来,最终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4年是工程实施初战告捷的一年,但此后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5 示范区
17个,这是2004年申报《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的最新统计数字,其中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渝中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目前已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被授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称号。云南、四川、广西、河北、新疆、黑龙江等地已相继启动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点评】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话搁在教育管理信息化身上挺合适。因为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颁布之前,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已出现“信息未规范,系统已先行”的现象。
由于这些信息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甚至部分信息成为信息垃圾。同时,管理系统软件本身设计也不够规范,扩充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较差,造成了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我们期望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能多一些前瞻性。省下钱来干什么不好,是不是?
6 整治网吧
网吧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接二连三发生的与网吧有关的恶性事件,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痛心疾首。
2004年,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国展开,短短3个月内就取缔黑网吧1.59万个,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点评】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计算机和网络走进校园,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但是,对未成年人来说,网络又是双刃剑,一方面,网上信息丰富、快捷、交互性强;另一方面,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在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尽管网络没有错,青少年也应该更多地掌握网络技术;尽管简单地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吧并不能真正解决青少年面临的许多问题,但是目前的网吧等上网场所环境过于复杂,加上未成年人好奇心重、自制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身心特点,只能先让网吧对未成年人说“不”了。
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的网络环境尽快好起来,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