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年会工作报告

来源:现代教学网时间:2005-03-21

 张志远

 著名英语教学法专家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
 全国外语学习研究会
 副理事长

      第一届年会工作报告

会员同志们、各位领导、专家:
现在我代表研究会常务理事向会议做工作报告。
我们全国学习科学学会外语学习研究专业委员会自首届会议以来,在全国学习科学学会的关怀和领导下,顺利地开展了工作。

一、 研究会自首届会议以来,认真学习、宣传了英语课程标准

  这两年,我们正逢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我们全体会员,不论在任何岗位上都在学习、宣传、贯彻英语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标的新理念,明确了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反对"知识为本",激发兴趣,注意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培养自信、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即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也加强语言知识的训练,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这些崭新的教学理念,指明了英语学科改革的方向,行动的指南。
作为学习研究会的会员,不论是咱们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们,还是我们的一线教师,近二年,都奔波在教学第一线宣讲新课标,宣讲新理念,宣传英语教学规律。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研究会的专家们在全国各地讲学和名师西部义务讲学等近百场,直接培训中小学教师数万人。受到各地师生的热烈欢迎。

二、 研究会多次举办全国性的新课标二级、五级教学研讨会

  近二年来,我们以全国外语学习研究会的名义,举办过十二次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义务培训,为一线教学服务,受到好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近二年来,我们不但培训了公立学校的老师,而且接触了一大批私立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在那里,我们看到另一支教育战线的生力军,那里有一批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校长、教师,他们有一颗热爱孩子们的赤诚之心,他们奔走于学校、家庭、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既关注"英才"又关注暂时处于后进的学生,社会力量办学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办学力量,他们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生力军,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许多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已成为品牌,受到全社会的欢迎。今天有许多私立学校的校长,优秀教师参加我们的研讨会,我代表全国外语学习研究会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私立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他们有广阔的办学思路,有精明能干的校长,有事业心很强的教师,有家长的支持,他们的办学会越来越好。
  我们研究会在近二年的工作中,我们对私立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倾注了很大的力量,我们与众多的办学机构有频繁的接触,我们先后举办了8次民办教育外语教学研讨会,会上校长和老师们对民办教育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民办教育的领域内落实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全日制办学的重要补充。

三、今后几年内我们研究会的工作方向

1. 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即将公布的新课程标准的修改稿,《新课程标准》是未来外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直接影响到教材的编写,课程设置、学习策略、评估手段及中考高考的导向,在新形势下我们每个会员都要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就英语而言,应当以交际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已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2. 应当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无论是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很关心英语教学质量,无论是创造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即在听听、说说、读读、写写、唱唱、画画、演演、玩玩、做做的过程中学习英语,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到学习上,玩是为了学,玩并不等于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各个级别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都有量化的要求。
语言技能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知识,"以人为本"反对"知识为本",并不是不要知识,而是怎样更好地要知识。
3. 英语考级实验要重在学习过程,不要把精力放在研究考试技巧上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二级的评价由地方和学校组织进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五级和八级的评价应在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其他级别的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也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选拔性考试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情况,确定适用级别,制订考试要求。我们研究会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正在各地有代表性的学校实验二级和五级考核标准。我们认为搞考核一定强调学习过程,一定强调素质教育,即一要面向全体,二要因材施教,绝不能引导学生搞应试教育。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
a. 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b. 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
c. 是否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
d. 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
教师要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力开展英语学科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生进行考级实验,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进行考核,要探讨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认真对待,不可马虎大意。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周之良教授

   全国学习科学学会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前党委书记
   教育家

  中国有教育学,但没有学习学。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有的老师对"教"也许研究很深。但如果问:您的学生是如何学的?或许就没有多深的研究了。

  "教改"和"学改"是同步进行的。课改的背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已经从重点研究"教"转向重点研究"学"。所以,"以学生为主","以学为本"提倡的就比较多了。这次课改中既讲"教改"要促进"学改",又讲"学改"是检验"教改"的重要标志。

  中国搞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这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搞"教改",就要从"学情"出发。现在,我们的学生学习情况怎样的?现在有多少学生爱学习?据调查,在我国的高校中,大学生自己认为自己爱学习的占11%,其余89%的学生都表现出为"规定所迫"而学习的状态。因为不学习就没有学分,就毕不了业。不调查学情我们不知道有这样的状态。"如何教"大家尽了力,但学生如何学我们知之不多。所以我们要研究学情,研究学生。如果只研究"教",肯定会施教性很差。最简单的问题:教会学会了吗?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清楚就可以。

  国外的学习分"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正规学习"就是在课堂上的学习;"非正规学习"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