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珠海高考成绩再次创出新的历史纪录。28日,珠海市香洲区对四位高考总分状元和单科状元各给予5000元的物质奖励。据了解,四个高考状元全部来自珠海一中。(人民网6月29日)
闻此消息,笔者感到莫名其妙,分数高的考生,他凭什么能够享受政府部门的“超国民待遇”,获得奖励呢,政府凭什么拿纳税人的 “银子”去奖励那些“状元”呢?笔者对此十分不解,颇有戏剧性的是:珠海市教育局局长罗碧坚将珠海连续两年出高考总分状元、总体成绩连续三年攀升比作“芝麻开花节节高”。
她称,高考的连年进步得益于珠海不断进步的基础教育。真是不可思议,居然把高考作为了基础教育进步的一个标志,孰不知高考除了那不能证明能力的分数,还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呢,分数就是能力么,恐怕高分低能的人不在少数,难道高考的分数高低可以决定一个地区教育,这显然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主义,以偏概全。
这几年,一些地方为了单纯追求高考上线率,不惜以重金相诱,用金钱刺激考生,因为“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嘛,而不管有没有奖金,状元肯定还是要产生的,只不过状元们的分数在金钱的作用下可能会像珠海室教育局局长说的“芝麻开花节桔高”,不断刷新“前辈们”的记录。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奖励XX钱现金,这已经不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了,笔者在很多地方都见过,笔者所在地也有类似的奖励性举措:考上北大、清华县政府奖励XX万元,学校奖励XX千元。
对“状元们“进行奖励,本无可厚非,没有怀疑的余地,而关键是谁为他们掏腰包、捐银子,企业可以用自己的钱奖励、赞助,而政府呢,政府部门利用金钱奖励高分生,钱出何处呢?政府是靠财政的支持进行日常开支的,用的是老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纳税恩人依法交纳的税,政府部门凭什么可以私自动用纳税人的钱去奖励一些所谓的“能人”、“状元”,这样的“投资”显然不恰当,难道教育支出有奖励“高考状元”的专用资金的预算?国家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实行。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是为了鼓励那些为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为他们提供这笔科研经费,更好地为科技作贡献。而我们的高考“状元们”为当地做出了什么贡献呢,难道分数就说明了教育,就是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几个数字便证明教育的成绩?
现今状况下的高考体制不但不能为教育做贡献,反而是在贻害我们的教育,只懂的a、b、c、d却连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的名字都会写错为“林侧徐”或“林则楚”,这难道是教育的“荣誉”,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几个“大家”呢,这样的培养诺贝尔奖如何不会与我们“绝缘”呢。真的希望,我们的教育不要只是为了那些分数,不要把高考作为教育的政绩,“状元”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真要夸耀,如何不出几个重量级的“名人”,让我们开开眼界呢?